知识产权护卫者-姜颖——记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法官

相信姜颖这个名字在知识产权领域,应该算广为人知的。老高也学习过她很多案例观点。微博上也很活跃的以为法官。@姜颖法官 。今天摘录一篇去年她的报道。大家温故知新吧!
——————— –
姜颖,高挑清秀,白皙文静,笑意盈盈,说话轻声细语,看上去好像与人们印象中不怒自威的法官形象相去甚远。而正是这个看上去娇弱文气的女法官,已然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法官。
本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姜颖。
\
记者问:先谈谈您的成长经历!
姜颖答: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很幸运,我有一位好母亲。我妈没有太多的文化,但勤劳而坚强,照顾子女无微不至、任劳任怨。虽然对我宠爱有加,但不娇惯、不溺爱,对我的要求也很严。从很小起,母亲就告诉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上学时,我非常渴望取得好成绩,很单纯的想法,就是想换取我妈妈的笑容。逐渐地,“要做到最好”已经成为我追求的目标,成为习惯。直到今天,我从未忘却她的教诲,正是凭借这种信念和坚韧,让我没有虚度时光,让我有能力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不畏艰难,执着前行。
记者问:您大学是选修法律吗?
姜颖答:我1992年毕业于沈阳大学,是学机械制造的,
本来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但当时放弃了可以在大型国企就业的机会,年轻的我常常扪心自问,人的一生总要以某种载体体现价值,我的人生价值如何体现?几经思索,我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人民法官,亲手捍卫法律的尊严。从那一刻起,我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牢牢烙上了对法律的忠诚,随后就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第二学士。
记者问:知识产权审判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既需要法官具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又要具有法律思维,因此,对于知识产权审判领域而言,法官如果同时具备理工科及法学双重教育背景,是再合适不过的,我想您恰恰是这样一棵好苗子,那么参加工作后是什么情况?
\
姜颖答:我是1994年研究生毕业,当我如愿进入北京法院工作时,心中有很多不安,觉得身处首都首善之区,心思肩头责任之重。那时候的北京各种高新技术企业院校很多,与国际接轨交流多,所以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摩擦也多,知识审判工作就会经常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且适逢北京市法院组织成立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以上种种对我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知识产权无小案”,这是我刚参加工作时老领导对我的教诲。十几年的审判工作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感性的理解,也让我对这句话又增添了诸多理性的思索。我深深知道,每一部作品的背后都是著作权人的呕心沥血,而每一个商标的得失、一个专利的有无可能就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因此,对于每一起案件,我都告诉自己务必要精心审理。当我面临一人多高的卷宗时,当我面临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术语时,当我面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时,我的信仰从未动摇,因为我知道,我的工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办好每一起案件是我对人民的承诺,是我对人民的忠诚!
\
记者问:工作中有印象深刻的事迹吗?

姜颖答:2000年的时候,我受单位委派,参加在伊朗召开的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组织召开的“亚太地区执行Trips协议研讨会”,并在会上介绍中国的司法状况。虽然我能够用英语比较流利地完成了任务,但是由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没能同与会者就中国的知识产权审判进行深入的探讨,留下了遗憾。知识产权在我国的发展较国外晚,客观地讲,差距是存在的,记得我在英国留学时,当我说我来自中国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时,一位教授耸耸肩膀,“中国?有知识产权保护?”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赴英国留学的经历,一方面使我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另一方面也使我认识到浩瀚深邃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永无止境,更激发了我求知若渴的动力。学成回国后,我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深造。学习,对于我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需求。创造性、显著性、独创性、实质性相似、等同侵权、现有技术抗辩、合理使用……我的脑子里永远会塞满这些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术语。甚至散步时看到的一辆汽车,购物时看到的一台饮水机,看到同事手里提着的包装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看上许久,对这些产品结构和外观设计研究琢磨一番,说不定就可以为某件案件的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同事们都笑称这是我的“职业病”。
\
记者问:那么您现在呢?

姜颖答:今天的我已经多次作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官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日本、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知识产权研讨会,并多次用英语做出主题发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当听到耳边如潮的掌声,我心中飘扬着的是鲜红的党旗。我深深明白,党的事业需要无数个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做出自己的努力。我还记得,2005年6 月,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即将在全世界叫响的时候,一件诉奥组委涉奥运口号的侵犯著作权案件到了我的手上。我深知案件审理将会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本着既要严格依法公正裁判,又要着眼大局、服务奥运的原则和理念,我全力以赴,严谨审慎,精心审理,仅用了18天即高质量地审结,依法确认奥运口号著作权的归属,有力维护了中国奥运组织工作的形象和声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这么多年来,我亦应邀参加了《专利代理人条例》、《商标评审规则》、专利法修订草案、专利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商标法修订草案、专利审查指南修改等六项重要立法活动的专家论证,完成了《有关专利法修改(送审稿)的修改意见》和《有关商标法修改稿的修改建议》,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立法建议。
\
记者问:这些会让您感到满足吗?

姜颖答:作为一名法官,这些满足都不算什么,最大的满足还是来自我审理的案件本身。当我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时,当看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我的判决而得到了保护时,当看到一个企业因公正的裁判获得了新生时,力争让公正能够以看得见的方式体现在每一个当事人面前。我才会由衷地体会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记者问:到目前为止,您还记得自己一共受理了多少案件吗?
姜颖答:十八年来,参与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00余件,其中很多是涉外案件、大案要案、新类型案件。

记者问:您认为在知识产权案件的特殊性是?

姜颖答:这要说到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平等保护,应该说,这个每个案子都很有代表性,反映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问题点都不一样,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法规可依,但是案子必须要审,而且必须要体现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本意和主旨,体现公平正义。
\
记者问:您能结合案件给我们说说实际案例?

姜颖答:很多国际知名企业、著名品牌应该对此有着最为真切的体会。我曾经先后审理过涉及美国微软公司的两件案件。一件是微软公司诉北京思创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当时,电脑攒机在中关村电子商城非常盛行,而在组装的电脑中使用盗版软件成为销售商一个通行的“潜规则”,被告正是采用这种方式销售电脑。案件受理后,我就迅速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并对电脑中所有使用的程序软件逐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对该公司销售账目进行逐项清查。由于公司账目管理混乱,销售记录基本上没有记载,所以,对于侵权赔偿的数额难以确认。我再根据法律规定的范围,在判决中适用高限赔偿,判令被告赔偿微软公司45万元。这个案件的快速审结,有效遏制了这种带有普遍性的侵权行为。这个带有判例性质的案件,在电脑销售领域发挥了重要的警示震慑作用,微软公司的知识产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司法保护。案件宣判后,微软公司的代理人感慨地说:“通过这场诉讼,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有力有效的。”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微软公司的另一起专利行政案件也在审理之中。在这起案件中,微软公司起诉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被告维持“郑码输入法”专利有效的决定是错误的。汉字输入法的技术和原理,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就像天书一样晦涩难懂,单单那些字型拆分、字根排列、区码字符、位码字符等专业术语,就已经让人望而却步,更不要说对其方法的原理、规律等进行技术性分析,还要准确判断其较之于其他输入法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通过我不停的苦学深思、钻研较真的韧劲,终于弄懂弄通了相关技术性原理,从专业的层面及司法的角度,对“郑码输入法”专利的效力进行了确认。最终,判决微软公司败诉。那份在汉字输入方法专业人士看来都堪称完美、无懈可击的判决,也让微软公司由衷信服,表示完全服从并不再上诉。中国人的知识产权同样得到世界的承认和尊重。

案件宣判后,郑码输入法专利权人郑珑女士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对我、对国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深深敬意和信服。她在信中写到:“姜颖法官,我简直不敢相信,您在判决中对我的专利的论述论证,居然比我这个发明人还要透彻到位”。面对微软这样的外国大公司,我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我们国家的法律是强大不可侵犯的,这是我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
记者寄语:姜颖法官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建树与成就,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公认。

2007年,姜颖被聘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争议解决中心专家。

2008年被聘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2009年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而这些都源自于姜颖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姜颖深知,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理论素养,没有对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精深研究和理解,中国法官就不可能在国际知识产权司法领域享有话语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和认同。姜颖的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她曾先后被评为“市直机关学习之星”、“北京市学习之星”,也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审判研究的领军人物。或许用“著述等身”来形容姜颖的调研成果,并不为过。
\
仅2006年-2010年间,她就参与策划、组织并执笔完成了一中院、市高院及最高法院有关《知识产权确权纠纷案件的解决机制》等13项调研课题,由她执笔的有关驰名商标的课题报告还获得了北京高院优秀调研成果奖。

在纪念知识产权庭成立十五周年活动中,她牵头负责“与互联网有关的知识产权热点问题研讨会-暨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十五周年座谈会”的筹备工作,并组织出版了《知识产权审判分类案件综述》、《商标确权行政审判疑难问题研究》和《知识产权名案评析5》3本配套丛书,得到了知识产权界的一致好评,这些著作对知识产权审判实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鉴于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增多,姜颖注重从中外司法对比的角度,对国际司法体系进行探究。比如,她撰写的《从庭审看英国法律制度》一文中,阐述了她对英国法律制度与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和思考,为我国审判实践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她撰写的论文《作品独创性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在我国首次较为详尽地对英国、美国、法国和中国关于作品独创性的判定标准进行了比较,为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思路。该文荣获北京法院系统第十五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获全国法院系统第十五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
\
2005年-2009年期间,她应邀参加了《专利代理人条例》、《商标评审规则》、专利法修订草案、专利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商标法修订草案、专利审查指南修改等六项重要立法活动的专家论证,完成了《有关专利法修改(送审稿)的修改意见》和《有关商标法修改稿的修改建议》,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立法建议。

十多年来,姜颖主编、合著涉知识产权法学著作共计15部,主持、执笔完成的各类学术论文、调研报告28篇 ,这数十万字的著述,是姜颖心血智慧的结晶,是她笃学不息,笔耕不辍的硕果,更是她为了那句“要做到最好”而不懈奋进攀登的见证。

多年来,姜颖审理的涉外名案不胜枚举,“法拉利”案、“采乐”案、“苹果”案,“保时捷”案、“爱普生”案、“菲利浦”案、“伟哥”案、“卡地亚”案、“西门子”案,几乎每一起案件都成为当时知识产权领域的关注焦点,而每一件案件的审理,姜颖都凭着她高水准的司法水平、凭着她丰厚精深的法学功底、凭着她审慎严谨的敬业态度、凭着她令人信服的公正裁断,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认同和赞誉。姜颖法官,已经成为中国法官在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代表形象之一。
\

姜颖寄语:虽然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很辛苦,但苦中有乐;虽然作为法官,会遇到当事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责,但这也正说明我做的还不够,还有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记得在春节期间与知识产权庭的老同志聚会,我的前任领导半开玩笑地告诫我们:要热爱工作,但不要与工作谈恋爱。我说:已经来不及了,我不仅与工作陷入热恋,甚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将为知识产权审判倾注我的毕生。那是我内心深处的声音。

结束语: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姜颖,她是平凡的,却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她是柔弱的,却担当起了宏大的责任和重托;她是安静的,工作起来却像火一般狂热;她只是名普通的审判员,却在世界舞台上诠释了中国法官的形象。
来源:北京市青年党建网 作者:易苏辉

文章标题:知识产权护卫者-姜颖——记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法官 文章链接:https://www.chinabiaoju.com/2391/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老高老高
上一篇 2014 年 8 月 4 日 下午 5:37
下一篇 2014 年 8 月 4 日 下午 5: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